“中国优选”牵手《忽必烈》 激活内蒙正蓝旗文旅潜力
6月15日,一场融合历史叙事与现代赋能的文化盛会在北京启幕。由内蒙古正蓝旗政府、内蒙古仕奇集团联合中国网电商中国主办的长篇历史正剧《忽必烈》宣发暨正蓝旗文旅招商推介会,以影视艺术为桥梁,构建起传统文化传承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双向通道。"中国优选"在活动中以"文化 IP数字运营"为切入点,与正蓝旗元上都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深度合作协议,正式开启"影视 +文旅 +科技"的赋能新实践。
影视IP激活文化基因
央媒体平台构建赋能坐标系
"中国优选"始终以"挖掘品牌文化深度、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核心使命。在本次活动中,该平台依托《忽必烈》电视剧的历史IP价值,将正蓝旗的元上都文化、草原生态资源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精准对接。据中国优选负责人陶利明介绍,此次合作并非简单的资源嫁接,而是通过"三步赋能法"实现系统性提升:首先以影视宣发扩大地域文化声量,其次通过数字运营构建文旅产品矩阵,最终形成"品牌认知—消费转化—产业升级"的完整生态链。
这种赋能模式深度契合央媒的叙事高度。《忽必烈》一剧以13世纪历史为背景,通过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史诗叙事,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中国优选”将剧集拍摄地内蒙古正蓝旗作为核心赋能载体,不仅推动其向"影视创作+文旅体验+数字直播"的复合型基地转型,更通过平台的全球性传播网络,让元上都遗址、察干伊德文化等非遗元素突破地域限制,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符号。
活动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摄
数字运营打通产业链条
县域经济获多维价值提升
在文旅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文化IP数字运营"协议的签署成为亮点。根据协议,“中国优选”将发挥其在品牌策划、电商运营及融媒体传播方面的专业优势,为正蓝旗开发三大赋能场景:打造"元上都文化"数字藏品矩阵,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文化 IP的价值确权;构建"草原非遗"线上展销平台,推动奶食品、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标准化升级;建立"影视文旅"直播基地,通过沉浸式内容创作激活线上线下消费联动。
正蓝旗元上都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凯与北京中投视讯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优选负责人陶利明、北京好必来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嘉诚,共同签署‘文化IP数字运营’深度合作协议。
正蓝旗文化旅游局局长新特和在推介上通过宣传片、ppt讲解,全方位、立体化展示正蓝旗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优势、营商环境和巨大潜力。
美食文化破圈引流
生态产品构建消费新场景
在推介会场外,内蒙古正蓝旗特色美食成为文化赋能的鲜活注脚。从创意奶食到草原烧烤,从传统手把肉到非遗奶制品,每一道美食都被“中国优选”团队赋予"可传播的文化标签"——例如将奶豆腐制作工艺拍摄成微纪录片,通过平台短视频矩阵传播,使传统美食成为"看得见的文化传承"。这种"味觉+视觉"的双重叙事,让现场来宾在品尝中理解草原文化,在分享中完成品牌传播,实现了地域特色产品的社交化破圈。
正如“中国优选”在品牌理念中所述,其不仅是优质产品的集合地,更是文化价值的转化器。此次与正蓝旗的合作,正是通过"影视 IP文化赋能+数字技术场景再造+电商运营价值变现"的创新路径,为县域经济注入"文化溢价"与"品牌增值"的双重动力。随着《忽必烈》剧集的上线播映,“中国优选”将持续深化"一剧一地一品牌"的赋能模式,让更多像正蓝旗这样的文化特色地区,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从"资源优势"到"发展胜势"的跨越。
此次合作不仅是一次文旅招商活动,更是中央媒体平台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中国优选”以品质为媒,正在构建一条"文化传承—产业升级—消费提质"的价值闭环,为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优选方案"。
(推广)